必赢net.95

      400-0454-668

      设施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晋探索

      2021-07-20 08:02:59
       
        “新建的500亩彩椒大棚,全部实现智能化管理 、机械化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 ,通过示范引领 ,下一步必赢net.95将建立农户承包生产 、合作社全产业链服务的模式 ,带动更多农户就业增收。”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神头镇神西村甘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志岗说。
       
        从2018年开始发展设施有机彩椒种植,通过今年的改建、扩建 ,到目前 ,甘源种植合作社已经流转土地1000亩 ,建成并投入使用日光蔬菜大棚300个,并建成日分选彩椒30吨的分选仓库5000平方米和可冷链仓储130吨的恒温冷库1.5万立方米 。如今,该合作社彩椒年产能可达1800吨,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 ,“神头泉畔”彩椒品牌和绿色蔬菜基地成为朔州的一张新名片。
       
        进入“十四五”后 ,山西省将设施园艺产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抓手,从良种攻关、冷链配套 、市场建设 、提升建设规模和装备水平等方面着力,用现代生产手段改变蔬菜水果种植方式,通过智能化种植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今年6月中旬,山西省新建温室大棚16836亩,改造老旧闲置日光温室2350亩 ,新建水果避雨棚4.8万亩,新发展食用菌4300万棒,建设生产菇房2200亩 ,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省级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创建年底可完成。
       
        围绕大市场,导入“新”产业
       
        山西省南北跨度大 ,海拔高,光热资源充沛,发展设施园艺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此前的十年里 ,山西一直位列“黄淮海及环渤海设施蔬菜重点区”。
       
        到2020年末,山西设施园艺产业面积71.5万亩 ,产量263万吨 ,为全省冬春淡季蔬菜、水果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还不能完全实现淡季保供,以冬季日光温室蔬菜为例,设施蔬菜面积55万亩 ,产量242万吨,仅能满足全省蔬菜生产淡季市场需求的44%左右,一半以上需要省外调入。
       
        此外,刚刚脱贫的地区大多处于高寒冷凉山区 ,半年不能种成为巩固脱贫成果的瓶颈 ;不过,山西紧邻京津冀城市群,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
       
        基于此 ,山西省决定以集中连片欠发达地区和冷凉山区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设施园艺产业,解决这些地区半年不能种的问题 ,从而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向现代农业转变,巩固拓展产业脱贫成果,促进农民增收。
       
        “必赢net.95将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需求,在新基建 、新技术、新材料 、新装备、新产品 、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 ,走出一条特色充分彰显 、优势充分发挥 、联农带农富农、创新支撑高质的设施农业发展新路子。”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进仁说。
       
        这意味着,山西新一轮的设施园艺产业再塑,从顶层设计上就注重了科技创新要素的配置,既重视了硬件设施的建设 ,也着眼了软件的协同匹配 ;既注重了生产环节的提档升级,也兼顾了产业链和运营机制的建设。
       
        科技硬支撑,设施软着陆
       
        2020年,太原市清徐县孟封镇杨房村村委会集中流转设施农业土地100多亩,建成了28座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 ,承包户每年给村集体经济上缴5000元承包费 。
       
        “现在以西红柿种植为主 ,主导品种有两个,一个是‘普罗旺斯’、一个是‘欧宝二号’。测算下来,一个温室大棚的收益一年在5万元左右 。”杨房村村委会主任李刚虎介绍说。
       
        近日,记者在现场看到,28座温室全部实现了智能化 ,手机成为农户的新农具,种植户坐在家里用手机轻轻一点,就可以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搞定温室所需要的作业。
       
        “综合应用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技术、补光技术的智能化运用,实现了西红柿生产的智慧化。”李刚虎介绍说。
       
        山西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已经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90%以上。这要归功于山西省市县三级协同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融资环境,省市县三级都出台了不同层面的扶持政策和金融支持手段;其次是技术服务和产业链支撑服务贴近生产、贴近农民、贴近产业 。省里不仅有专家团队 、项目工程队到一线服务,还下拨了高质量农民培训资金,要求各县对种植户实施技能培训,做到新技术、新品种 、新装备等的软着陆,打通了科技推广到农民的后500米。
       
        “在市级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必赢net.95对土地流转面积达200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建设工程 ,给予每亩300元的一次性奖补,破解了土地瓶颈 ,还成立了设施蔬菜技术专家团队从建棚到卖货全产业链服务农户。”清徐县副县长刘紫霞介绍。
       
        据了解,清徐县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与清徐县农业银行、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签定战略合作协议,运用“政策资金+自筹资金+集体入股+银行贷款”等方式,撬动资本投入设施农业建设 ,截至2020年底,该县设施农业总投资达3.2亿元,其中金融贷款1.2亿元 、社会资本1.8亿元。
       
        “我县培养本土专家30余人 ,每年要培训蔬菜种植户 ,并组织大型技术交流会 ,确保技术服务到位 ,及时解决种植户技术上的困难。”大同市阳高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
       
        建好新机制,走向共同富
       
        2019年,清徐县徐沟镇西怀远村开始建设千亩设施蔬菜示范园。该村党支部坚持党领导一切,成立了专门的,统一规划 、统一流转土地、统一施工建设。
       
        截至目前 ,西怀远村完成投资6800万元 ,建成175栋温室(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及新品种葡萄套种叶菜。园区内不仅对水、电和路、退水等工程进行全面配套,还应用了水肥一体化、智能化控制等技术 ,实现设施蔬菜现代化 、标准化、专业化、绿色化生产,并对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实现了园区的景观化。
       
        在经营方面上,该村党支部采取“农户承包自主经营+集体收取承包费”模式,将壮大集体经济和做强农户经济一起抓 。
       
        下一步,村党支部将统一品牌依托田头市场,围绕农校对接、农超对接 、农企对接,大力实施产品走出去工程。
       
        西怀远设施蔬菜示范区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见效  ,蔬菜种植户从40户增加到了300余户 。到2020年底,温室一季栽培单棚平均效益达到7万元,两季栽培单棚实现收益达12万元以上 ,天桥式温室单棚收益实现5万元 ,2020年人均年收入22357元 ,较2018年增收15% 。
       
        像西怀远一样 ,山西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注重了引导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安排茬口的经营管理模式建设 ,并倡导各地建立政府引导,企业 、合作组织为主体 ,农户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让集体经济和农户共建共享产业发展的收益模式 。
       
        由此 ,不仅智能化让生产环节变得智慧起来 ,而且在市场导向下,整个设施园艺的全产业链运行也变得智慧起来,为销而种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智能化新基建、生物栽培新技术 、设施建造新材料、数字化新装备、精优高端新产品、产业融合新业态的集聚和组合之下,三晋大地呈现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新态势 ,为山西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