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net.95

      400-0454-668

      从“粗放生长”走向“精耕细作”

      2021-08-11 08:34:58
       
      ——看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泰州特色
       

      光普家庭农场负责人曹光普在大棚里劳作 。 资料图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始终把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作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 ,多措并举,走出了一条具有泰州特色的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之路。
       
        多举措规范 多层次引领
       
        “名录管理是规范建设的基础 ,必赢net.95按照应录尽录、应纳尽纳的原则,录入家庭农场12264家,录入比例超过100%。必赢net.95不仅注重录入数量,更注重录入准确率,把录入率、准确率列入对市(区)农业农村工作评估的内容之一 。”江苏省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蒋向荣介绍 ,要实现“粗放生长”向“精耕细作”的转变 ,就要在保证应录尽录的同时,更加注重数据质量,真正发挥数据的研究分析辅助决策的作用 。
       
        在泰兴市张桥镇旭日丰家庭农场,农场主吴岳热情地介绍起农场的台账管理情况 :“把台账管理好,农场才能发展规范 。”在这里,财务记账、财务核算有序推进 ,家庭农场主“家场不分”的财务混乱现象得以改善 。
       
        “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各级示范家庭农场1159家 ,其中省级195家 、市级441家、县级523家,示范率达9.5%,预计今年新增各级示范家庭农场400家左右 。”蒋向荣说,示范引导是实现“数量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的关键。同时 ,积极引导家庭农场转变发展方式,围绕优质稻米 、面粉、银杏 、中草药 、小杂粮、特种水产等地域特色农产品,由传统的初级产品生产向销售加工环节延伸,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稻田养殖共作模式、立体种养和种养循环模式 ,提高种养效益 。
       
        好的利益联结机制能促进实现“单打独斗”向“抱团取暖”转变 。“高港区成立了区级家庭农场协会 ,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防治、统一仓储、统一销售 ,并与益海粮油等龙头企业签订产品销售协议 ,解决农民粮食销售难、收购价格低的问题。”泰州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季祖平说,“连续两年 ,必赢net.95联合邮政定期举办‘家庭农场优质农副产品社区行’ ,每月安排10场活动,每场活动不少于20种农副产品,并安排10家以上的家庭农场等主体参与。”
       
        家庭农场要做大做强需要凝聚发展合力,这样才能实现从“供给不足”向“优先保障”的转变。“必赢net.95组织开展了‘泰惠农·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活动,健全政银保企便捷化 、常态化的对接机制,做到涉农金融信息每季度摸排一次 ,供求双方每季度至少对接一次,专场对接活动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蒋向荣介绍,截至目前,共举办对接活动115场(次),累计签约贷款等金融服务项目12217个 ,金额18.88亿元 。
       
        多方位联盟 多形式合作
       
        2015年4月,全国地市级为农服务专业团体——泰州市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正式成立 。联盟广泛吸纳全市范围内的家庭农场、种植小农户等经营主体,并联合农机 、植保 、农资销售、粮食收购、银行、保险等服务主体 ,拓展特色服务。
       
        2017年10月20日,由泰州市金农植保专业合作社 、泰州市友农农机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泰州植保专业合作社3家合作社,14个家庭农场共同组成姜堰区潘庄家庭农场服务联盟 。“现有粮食烘干机6台(套) 、大小植保机械15台(套) 、大小拖拉机9台、联合收割机2台、育秧流水线2条、粮食运输车4辆 、仓储面积2000平方米、联盟服务总面积5800多亩。”联盟负责人王跃晴很是骄傲 。据测算,通过联盟 ,每亩可节省成本150元 ,增产增效200元,5800亩联盟服务面积可增收200多万元。
       
        “通过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打造更加宽阔的平台,能够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为家庭农场提供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服务 ,同时还可以帮助家庭农场解决过去在购买生产资料方面单打独斗成本高 、粮食烘干难、用药不及时等现实问题以及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困难 。”季祖平进一步解释,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有利于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生态化、品牌化的实现 。
       
        在泰兴 ,以产业为纽带,多个家庭农场组建合作社发展得有声有色。“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成员的镇级或区域性行业性农民合作社 ,可以有效解决单个家庭农场抵抗风险能力较弱 、产品销售渠道不宽、品牌优势不明显的问题。”泰兴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朱兴农说 。截至2020年底 ,泰兴全市已组建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成员的镇级农民合作社64家 ,共吸纳600多家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入社,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
       
        “以蔬菜种植销售为纽带,把相关家庭农场联合起来,可以保证蔬菜的产量和多样性。”泰兴市广陵镇织梦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费琳琳一边检查蔬菜品质一边介绍。“80后”费琳琳是织梦家庭农场负责人,在农场发展过程中意识到抱团的重要性,便联合全镇85家从事蔬菜种植的家庭农场和农户组建成立了合作社,种植总面积达5000亩。借助自主开发的“搭伙”平台,主动对接大润发、大统华、美好超市等商超 ,多渠道销售新鲜蔬菜。
       
        农场主协会,这是高港区的特色。以订单农业、保底收购等多种形式,解决农民粮食存储难 、收购价格低的问题;聚焦特色优势资源,成立“大泗良食”农产品行业协会 ;申请“大泗良食”商标保护特色品牌,借助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 ,扩大农产品辐射范围;鼓励家庭农场进行社会化服务 ,拓宽增收新路径 。
       
        多模式创新 多特色探索
       
        “你别看这小小的一盆蔬菜,从容器的选择到营养土的配比,每个环节都有讲究。”高港区光普家庭农场负责人曹光普指着桌上鲜嫩的盆栽蔬菜介绍 ,“这个盆是45乘22的尺寸,合适的种植方式是4行11株 。”
       
        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专家的指点下,曹光普引进绿色有机型蔬菜种植新技术、芽苗菜绿色生产技术,研发无农药、无化肥、无激素的有机型盆栽活体蔬菜新型种植模式 。同时 ,有效利用农场秸秆等废弃物,将其发酵处理变成基质和有机肥 ,不仅为农场的有机型盆栽活体蔬菜提供了优质原料,而且保护了环境,降低了生产成本,控制了蔬菜品质和口感,增强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有机型盆栽活体蔬菜是可移动的小菜园,阳台 、窗台都可以摆放,现吃现摘 ,新鲜又健康。”曹光普说,绿色芽苗菜还可以搬上火锅店 、高端酒店的餐桌,已经成为消费“新宠” 。
       
        2015年成立、2018年转型升级的泰兴市新圩家庭农场利用附近沟塘,形成了“饲料喂鸭 、鸭粪养鱼”的鸭鱼配套立体养殖模式。“主要养殖黑鱼 、昂刺鱼和螺蛳,每年鱼塘净收入达10万元,鸭蛋销售收入9万元。”农场主赵进详细介绍,农场还养殖了5头母猪、50只波尔山羊。同时在农场周边栽种了400棵优质桃树 、1000棵粉红梨树,果树下套养黑色草鸡 。“可以很自豪地说 ,种养结合的38亩土地的经济效益比以前400亩都高。”赵进说。
       
        截至2020年底,泰兴全市共转型发展家庭农场200多家 ,主要包括稻田综合种养、蔬菜种植 、林下养殖等模式 ,亩均效益比传统模式提高500元左右。
       
        “下一步,必赢net.95将在家庭农场提升规范发展、转型优质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家庭农场多元融合发展。鼓励家庭农场以土地 、资金 、劳动 、技术 、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 。”蒋向荣说。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