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net.95

      400-0454-668

      政协委员杨希雄:建立健全水稻种业支持体系

      2022-03-09 17:06:34
       
      ——访政协委员 、荆楚理工学院副院长杨希雄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日前,政协委员、荆楚理工学院副院长杨希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他在基层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很多 ,尽管产量、米质均有所提升 ,但水稻种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仍有衔接错位的现象 ,制约着水稻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要建立健全种业政策支持体系,做强水稻产业。
       
        杨希雄介绍,以鄂中区域某市为例,水稻品种更新速度慢,优质品种种植不集中、规模小,粮食收购企业大多也是压级压价混收混储 ,加工增值和利润率偏低 ,大米加工工艺导致营养价值浪费较大 。
       
        杨希雄建议:大力支持水稻种业创新力度 。加强产学研合作 ,开展智慧水稻栽培 、加工新技术试验研究,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开发一批新品种 、新技术 、新模式和新工艺 。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支撑和撬动作用,挖掘品种特色、产地特色,开展专用水稻、米粉稻、控血糖水稻等功能型水稻 、彩色水稻品种开发。
       
        大力支持水稻种业示范推广。整合水稻育繁推加体系 ,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同步 、多点试验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加速水稻主栽品种轮换 。加强良种 、良法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充分发挥品种产量潜力和品质优势 。完善技术服务体制机制,有效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创建,鼓励托管 、联户、连产(种加养)开展优质稻生产,扩大规模效应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大力引导大米加工消费理念 。从营养、节粮角度引导消费者食用营养价值高的糙米、半糙米 、留胚米或胚芽米等 ,引导企业加工由精细或过度加工 ,向剥皮加工或留胚加工以及个性化保鲜加工转变 ,避免加工减营养 、加工减数量 ,有计划淘汰大米加工旧劣产能,不再支持新建、扩建稻米过度加工和能耗大的设施、设备,提高加工增值水平和效益。
       
        讲好稻故事弘扬稻文化 。我国是水稻发源地,以杂种优势利用为代表的育种技术居水平,湖北省荆门市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表明我国拥有5000多年的稻耕文化历史。要将各地特有的稻作历史 、稻作文化与传统品种进行整理发掘,在农旅区 、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区,探索开展水稻耕种体验,打造文旅结合的稻作综合体 ,拓展水稻种业价值链和产业链 ,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XML地图